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网上团校 >> 正文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根据和意义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08-17 [来源]: [浏览次数]:

我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004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加以深入阐释,2004年“1号文件”针对“三农”问题又一次具体地宣告了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并以此作为解决“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指针。此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落实,温家宝总理和曾庆红副主席在今年2月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就科学发展观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解决了我们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一个明确而科学的指导方针。由于它所引起的一系列思想观念的重大变革,这个新型发展观成为04年3月“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居于核心地位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及相应的新型发展模式或道路的选择,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本文仅从人学角度来考察这一发展观的人性根据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高屋建瓴,统摄全局,具有典型的现代系统科学和生态科学的思维特征,同时能够全面地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了人性的潜能,推动了人性丰富性和整体性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实践的本质上看,就是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发展模式——科学人本模式。科学人本模式是以人和世界的和谐相处、互相依存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以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性科学或人性科学为依据,充分利用相应的人化技术,在保证人类社会、个体自我和大自然都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最广大人民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社会整体发展模式。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社会整体的全面发展模式,所依赖的物质手段是“人性科技”,所达到的目标是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从而建立一个全面反映人性要求即人性化的社会。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本质。

一、科学发展观的人性根据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人性根据,它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丰富性和整体性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解,人性就是人的属性,是人在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实践关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又包括人的自身肉体的生理属性、人的“身心相契”的互动属性、人与大自然的互动属性等;人的社会属性不仅包括人的劳动实践的存在方式、人的社会本质以及人的世界历史性,而且包括人的经济-阶级属性、政治属性、民族和国别属性等;人的意识属性主要是指在自然属性基础上,人的社会属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反映在人的头脑里而产生的主观形式或精神形态,由于它与人的社会属性共生共进,通常也把它归入社会属性,本文则因其重要性而独立考察。

(1)人性的丰富性及其发展要求

人性的丰富性最根本地体现为人的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的丰富性,并由此而产生和发展着人的自然属性的丰富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而不仅仅是自然物质意义上提供和消费生存资源的关系,还有更深层的体现人的独特性的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关系。

可以说,人的自然属性的丰富性要求整个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满足这一丰富性、推进并提升这一丰富性的基础之上。人的自然生理属性是丰富的,经济的增长、物质财富的丰裕,首先满足了人的各种生理需要,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着人的生理存在的舒适度;商场里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无疑在引导、满足、并不断创造不断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方面起着根本的作用。但是在人的自然属性中,还有更重要的两个方面,人对身心和谐的需要和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人的身心和谐本身就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而要实现这种和谐就不是单纯通过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丰裕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社会关系本身的不断丰富、社会文化氛围和品位的进化和提升以及人的健康理念的根本转变。人与自然的和谐无疑是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之丰裕的社会发展模式的根本挑战,尽管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只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内容,但人的健康的自然存在本身就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性自身的内在要求。由此看来,无论现代社会的经济如何高速增长,物质文明如何繁荣发达,只要忽略社会发展的其他任何方面,不要说是违背人性的整体要求,单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就是违背人性的。人性化的社会或符合人性的社会首先是能够满足人的自然属性之丰富性发展要求的社会,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目标之一。

人的社会属性的丰富性主要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社会成员的全社会性的流动日益频繁,每个人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工作岗位上会建立不同的社会关系,而每一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意味着个体社会关系的转换和丰富。而随着个体社会关系的转化和丰富,每个人的社会身份、经济地位和阶级属性以及与整个社会的政治关系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市场经济时代最为典型的社会特征就是“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种不息的变化和流动不仅带来人的劳动或工作岗位的频繁更迭,从而创造了日益丰富而发达的社会劳动体系,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的社会关系状态,从而创造着日益细密而深刻的需要体系。并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个体日益加入世界历史的进程之中,人的社会属性因而超越以往狭隘的民族的和国家的界限,而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的人“类”的属性。在这里,人的经济地位、阶级属性和政治关系、社会身份的不确定性就成为人的生活常态。由此看来,整个社会的发展显然应该着眼于提高人的主体能动性、个体潜能的丰富性以及人对社会关系丰富性的客观要求,从各个方面满足人们的这一社会需要。单纯的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丰裕,的确能够为人性的这种丰富性需要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但不能直接或者根本上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这客观上要求社会公正、政治民主和法律平等,也就是要求各种民主、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求政治文明的极大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们近年来对各种弱势群体的深情关怀、对农民工歧视性待遇的取消、对户籍制度的改革、恢复广大农民国民待遇的重大举措以及对人才培养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其灵活性的增强等等,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具有丰富的社会属性的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客观要求。也可以说,不能实现人的社会属性之丰富性的社会就不是一个人性化的社会,符合人性的社会应该是能够满足和实现人的社会属性丰富性要求的社会,科学发展观必将指向这一社会目标。

人的意识属性的丰富性深深植根于人的意识或意志自由之中,人的知、情、意的个体心理结构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人的潜能。人的精神的全面协调发展不仅包括人的知识的增长、技艺的培养、智力的提高等,这些大多属于服务于人自身生存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工具性精神素质;而且包括人的良心、道德情操和人格境界以及其他各种为人所特有的人文素养等,这些多属于人性自身内在特质的价值性意识修养。人的意识属性的丰富性决定了人的发展必须是人的意识潜能的全面挖掘、人的意识功能的全面发挥,因而也是人的意识属性的全面发展。纵观现在的教育领域,对青少年的工具性精神素质给予了极高的重视,而严重忽视了人的基本的价值性意识修养,这使得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可能是一个有丰富知识和较高技能的“人才”,但他们却不知道该怎样使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不懂得对家庭、朋友、集体和社会、国家的真诚的爱心和奉献,亦即不懂得怎样做“人”。我们的社会也把那些工具性精神素质当成一个人之品位的根本标志,这些都导致了一个人的完整的意识属性的分裂甚至对抗,造就了大量“经济动物”、“学习机器”、“科技狂人”和“政治跟屁虫”等。这也是我们的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重要表现。人的意识发展的工具化、客体化或物化倾向,及由此引起的心灵分裂的严重危机,都警示人们,必须从人的意识属性之丰富性的客观要求出发,从根本上扭转社会的失衡所造成的人的意识的分裂和物化局面,但是如果没有整个社会、自然以及社会和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平衡,没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这种意识丰富性的实现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个必然导致人的意识分裂和心灵物化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人性化的社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不断实现和提升人的意识丰富性的社会。

(2)人性的整体性及其发展要求

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的丰富性并不是各自独立地发展的,而是在人的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统一体,因而表现出极高的整体性。人性的整体性不仅是指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各自的相对整体性,更是指人性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完整的整体性。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性的整体发展,不仅是人性潜能的全面挖掘和充分发挥,而且是人性整体性的自由发展。这种发展不是人性中某一方面属性的片面发展,更不是某一方面属性中的某一或某些因素的畸形发展;就象是人得了癌症一样,一些细胞恶性增殖,极大地吸收了人体其他所有方面所需要的营养,严重破坏了人体自身的生理平衡,最后导致人的生命的消亡,人性的任何片面或畸形的发展最终也将导致人性自身的毁灭。

人性的整体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这要求我们只能从系统论和整体论的观点来看待人性。人性是“人所特有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在实践性基础上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统一体,人就是这个有机统一体,这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分割了或片面地夸大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导致人的分化、单面化和异化,乃至人性系统整体之消解。”人性的这种整体性本质决定了,“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各个人向完全的个人的发展”,也就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性对自身整体性本质的占有,并且是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关系的基础之上对人自身本质的充分展现和实现。

人性的整体性深刻地表明了人性差异性和特殊性基础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根本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不是外在于人性系统的,而是人性整体性的固有之意,自然界由于人的产生和发展而获得了自我意识,人不仅在物质上是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意识、精神或“灵魂”。同时自然界又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人与自然界的这种内在的统一性表明,任何试图造成人与自然分裂和对抗的所谓“发展”都是违背自然规律、违背人性规律,因而也是违背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按照“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7](P384)去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模式或发展道路,无疑是根本违背人性整体性的本质要求的。人类社会乃至人性自身的可持续性来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性,不和谐即不可持续,对抗和互残必然导致人的灭亡。

人与社会的统一性更不能是外在于人性系统的,因为人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在考察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时把人的存在的这些社会形式看作是人的本质的实现,看作人的本质的客体化,那么家庭等等就是主体内部固有的质。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但是这些组织也表现为人的现实普遍性,因而也就是一切人所共有的。”一切社会的组织和形式都是人自身内在固有的质的具体表现,人是一切社会组织和形式的本质,也就是说,一切社会组织和形式的发展本质上应该就是人自身的质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不应该和人自身的发展相矛盾和相冲突。社会属性作为人性的核心和实质客观上要求人们通过社会发展来实现人自身的发展,社会发展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人的发展;而人性的全面性、丰富性和整体性也在客观上要求社会本身的全面、丰富和整体发展,这种发展固然离不开经济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但单纯的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涌流决不意味着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显然,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发展观,不能在社会与人性相脱离、相违背的运动过程中来实现,确保社会内在于人性,人性内在于社会,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

人与自我的同一性是人性系统的内核,不仅存在于人性之历史实践的曲折回环的发展过程之中,而且存在于人自身的现实的生存状态之中。人与自我的同一性意味着人的身心是和谐的,并且这种和谐的层次和境界会不断提升;意味着人是自己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主人,人能够驾驭自己的身心,在自我领域获得相当的自由。显然这是人性整体性的本质体现之一。社会的发展应该根本上有利于人在与自我达成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人越来越异化为工具和奴隶。人只有首先成为自己的自由自觉的主人,才能成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的真正的主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和扭曲,必然导致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异化和畸变。一种人性化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必须以人与自我的统一为基点,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合理恰当地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

二、科学发展观的人性意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所谓“以人为本”,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诠释,实质上就是以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学的角度看,就是以具有整体性和丰富性的人性系统的全面自由发展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说后者还较为抽象,在前文已经有所论述,那么前者这是非常具体的。

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过程之中,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目标:从社会文明结构的角度看,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从党的基本路线所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来看,就是富强、民主和文明缺一不可的目标;从社会整体的构成来看,就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目标来看,就是共同富裕——不仅全体人民在物质上的共同富裕,而且是在人们的民主政治生活、人们的精神道德生活方面的共同富裕,这也意味着一种全面协调的社会发展目标。没有科学的发展观,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共同富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主义。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从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转型。这并非没有道理。但笔者认为,工业文明是相对于前工业时代的农业文明,和西方后现代主义者所声称的“后工业文明”相对而言的。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的一种形态,是相对于经典的机械文明而言的。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或形态,经典的机械文明是西方式工业化道路的必然产物,是以主客二分、形而上学的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机械唯物主义或形而上学世界观的实践产物。而生态文明则完全不同它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对自然有所回报的新型文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如果说传统的机械文明只是一味地强调人向大自然的索取和掠夺,生态文明则强调人向自然的回归与回报,即要使原本属于自然的仍然返归自然;如果机械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对抗甚至征服、战胜,生态文明则凸现人与自然的缓和、协调、以及共生共存、共进共荣的关系。从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角度来说,如果说机械文明主张并竭力促进人的身心分裂和对抗,生态文明则分外关注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与统一、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协调一致;如果说机械文明必然导致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分离和异化,生态文明则重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结合和共同发展。简言之,如果说机械文明突出人性自身内在的对立性一面,以至将它推到对立的极端,生态文明则转向人性自身内在的统一性一面,并以此为主导建立新型的人类文明。在这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建立生态文明的主导思想,它内涵的对人性系统内部和谐一致的价值诉求,对人性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民是由一个个活生生、既丰富又具有整体性的人构成的,他们生活在社会实践领域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劳动岗位上,他们的利益是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他们的需要也是非常全面而丰富的。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也会极大地推动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人性意义最根本的就在于,通过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来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是否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标志。

上一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下一条:中宣部、教育部:本科生将必修4门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