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2018·三下乡】统文化进校园,“筝文化”打开新诗篇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8-19 [来源]: [浏览次数]:

弘扬国学传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随着“读诗热”、“诵词热”的兴起,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希望,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陷入深思:传统文化教育仅仅等同于增加古文吗?

不,当然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包括诗词经典,更包括民族技艺和文化这一重要领域。山东女子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暖心向Young”志愿服务队走进催马小学,开展了“筝声相和”古筝合唱课堂,筝声相和,筝声鸣鸣。

“我从六岁就开始学习古筝了,到现在已经达到古筝十级的水平。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这也是我擅长的,我希望通过教授这门课程,咱们能够让将这传统艺术传承下去,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志愿者柳倩一边在黑板上手抄曲谱一边说道。

面对古筝班零基础的孩子们,志愿者柳倩手把手地教他们。刚开始的指法和乐理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十分困难。柳倩没有放弃,一天、两天,经过不断地努力,学生们就已经可以简单地弹奏《茉莉花》了。

“听说夏令营开设了古筝课,我感觉很有意思,我就报名了,刚开始很难,但是柳老师一直在耐心的教我们,经过三天的学习,我已经能弹奏一首小曲子了!”古筝班的翁缘晨骄傲地说道。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道德、情操与气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陶冶、熏陶、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而来的。也许短短几天的夏令营可能难以将学生们的弹奏技艺培养的十分出色,但是“筝文化”给予孩子们的意义却是无穷的。

跨越千年尽显古代文艺气息,“筝声相和”古筝课堂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美丽”,更提高了夏令营学生们对于“文化美”的鉴赏力,同时引导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教育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筝声相和”课堂真正做到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用传统文化浸润中国少年成长之路,“筝文化”打开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新形式,润育生命,智慧人生,拓展校园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沃土、更好的氛围。

上一条:【2018·三下乡】愿做一颗星子,照亮前行之路
下一条:【2018·三下乡】武术进校园——传古典武术,继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