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为老·为小·为家|山东女子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风采展⑩

[来源]:团委   [发表时间]:2025-07-27  [浏览次数]:

【热点直击】

教育帮扶促团结 鲁喀携手共成长

7月22日,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鲁喀同心 E起逐光”志愿支教团在新疆喀什疏勒县正式启动支教工作。

     图片

启动仪式上东营市援疆指挥部、疏勒县教育局及青岛高校代表出席,强调以教育帮扶为核心,搭建鲁喀文化交流桥梁。团队接受安全培训后,于23日进驻平安社区开展调研,对接课程安排,并开设爱心小课堂,计划结合计算机专业特长,开展无人机教学、红色文化宣讲及国家通用语言辅导等活动。社区工作人员高度认可支教团为当地儿童拓展视野的积极作用。未来两周,团队将以专业和热情为疏勒县学生播撒知识种子,助力边疆教育发展,深化鲁喀协作情谊。

图片

【实践掠影】

普法宣传,情谊回河

7月25日,济南市济阳区回河街道集市上,外国语学院“美阳阳XI”实践团开展了一场暖心普法活动。清晨的集市熙熙攘攘,队员们热情地向群众发放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手册,用接地气的语言讲解法律知识。

     图片

大叔,宪法保障咱老百姓的基本权利”……队员们结合真实案例,耐心解答村民疑问,重点普及未成年人保护、家庭监护等法律内容。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感动地说:“这些知识太有用了,回去一定好好教孩子!”

此次活动聚焦农村法律薄弱环节,将法治种子播撒在群众心间。队员们用青春的热情传递法治温度,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坚实防线,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每个角落。

图片

非遗进课堂,童手制霓裳——汉服文化浸润乡村儿童

7月24日,艺术设计学院实践团在泗水县金华社区开展"童享非遗之美"汉服主题活动。通过趣味动画讲解汉服文化内涵后,孩子们化身"小裁缝"动手创作:设计云纹贴边、巧折丝带蝴蝶,在棉布清香中体验非遗的鲜活魅力。尽管作品针脚稚嫩,但创意十足——缀碎花如春日,系长带似流萤。

图片

当一件件"专属汉服"在孩子们手中诞生——或缀碎花似春日繁花,或系长带如夏夜流萤,他们兴奋地举着作品奔向走廊。夏日晚风轻抚着发烫的脸颊,也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进纯真的心田。这场活动中,稚嫩的针脚与璀璨的创意交相辉映,让非遗汉服以最鲜活的方式,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图片

【媒体聚焦】

今日头条:跨越山海的教育接力与精神传承

教育学院"滇鲁情深"实践团赴云南宁蒗开展教育帮扶,以"三维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团队创新开展"五个一"工程,通过理论宣讲、特色课程和文化展演等活动,为山区儿童送去知识与关爱。

     图片

在张桂梅精神引领下,队员们开展红色研学,创新"个性化教案+动态管理"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践期间,团队深入调研当地教育需求,开发融合民族文化的特色课程,并与藏族同胞共跳锅庄舞促进民族团结。

这场跨越山海的支教,既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的接力。队员们用青春践行教育初心,在奉献中实现双向成长。学院将持续深化滇鲁教育协作,让教育均衡发展的薪火永续相传。

      图片

原文链接:https://m.toutiao.com/article/753092776641855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