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为老·为小·为家|山东女子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风采展④

[来源]:团委   [发表时间]:2025-07-21  [浏览次数]:

【热点直击】

青春执笔,绘就社区虚拟导览新图景

为深入贯彻数字乡村建设理念,推动社区服务智能化、可视化发展,7月19日,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青春乡遇——“E初心”社会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海阳市凤城街道凤凰社区、窑上社区、凤海社区制作虚拟导览图,用科技力量为社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实践队师生一行在社区负责人的带领下,依次走访凤凰社区、窑上社区与凤海社区。社区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社区建设现状。队员们认真记录、用心交流,为后续导览图内容设计奠定基础。

实践队全员携带专业摄影设备,到各社区开展全景影像采集工作。拍摄完成后,团队成员借助“720云VR全景平台”开展后期处理,逐步将实景内容转化为沉浸式虚拟导览图。

此次社区虚拟导览图的制作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为社区展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平台。下一步,实践队将继续完善导览图功能与内容细节,为社区数字化发展持续注入青春动能。

AI解码乡韵 数字重构非遗

7月19日,人工智能学院“AI乡伴”社会实践队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大洛沟村,开展“数字非遗活化”主题“三下乡”活动,以智能技术解析传统工艺、搭建数字平台,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成果获当地文旅部门关注。

团队上午走访煎饼厂、文化大院与生态果园,了解村庄产业布局、非遗传承现状及数字化需求,通过问卷、摄影等方式记录传统工艺、村落布局及村民诉求,为搭建“数字非遗档案馆”和“虚拟村落导览系统”积累素材。

午后在煎饼厂,成员分组用无人机航拍、仪器测绘、相机拍摄等方式,记录智能温控、自动化生产等传统与科技融合场景,并提出AI分析口味、三维扫描工具、开发VR体验等数字化建议,助力煎饼产业转型,践行产业与文化振兴。

45EFF

【实践掠影】

青春聚力劳动实践,专业护航反诈宣传

经济学院“经”彩青年志愿服务队走进济南章丘晶荣农场,开展暑期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基层实践中成长。

团队以“新农人”身份参与田间劳动,除草、喂鸡鹅、与小羊互动,还向技术员学习葡萄藤修剪技巧。劳作让队员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学会耐心细致与团队配合,深刻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随后,队员们到附近村巷开展反诈宣传,将金融、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语言,讲解“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等高发骗局,对老人耐心叮嘱,助力村民守好“钱袋子”。

从清晨到傍晚,队员们在劳作中体会付出的快乐,在与村民交流中感悟实践意义。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把课堂知识融入社会服务,锤炼本领、增长才干,诠释“知行合一”的青春担当。

【媒体聚焦】

青春“健”行,暖意入山

健康养老学院遇“健”你志愿服务健康队赴济南儿童福利院开展“三下乡”活动。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为福利院职工提供中医按摩、耳穴压豆服务,讲解中医与养生知识。还与孩子们开展投壶等趣味体育活动,既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锻炼其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关爱,用行动诠释志愿精神。

团队还举办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展示八段锦、太极功夫扇等传统健身项目,让孩子们和工作人员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既为志愿者搭建了实践平台,增强其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也彰显了大学生的担当。

【实践感悟】

王佳佳:乡村践悟启新思,红韵传承铸初心

作为旅游学院“旅农向阳;莱韵乡兴”三下乡团队一员,我在烟台莱州市小草沟村的实践之旅意义非凡。

在调研中,我深入了解村庄发展现状,认识到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小草沟村“果园+旅游”的融合模式,既提高村民收入,又吸引年轻人返乡,而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特色产品等村民诉求,更凸显乡村发展需以人为本。该村“文明积分制”让我印象深刻,将村民行为量化评分并与生活物资挂钩,既激发治理积极性,又营造文明乡风,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魅力。

参观地下医院展览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让我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让我明白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未来,我会持续关注乡村,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繁荣,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16B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