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为老·为小·为家|山东女子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风采展⑰

[来源]:团委   [发表时间]:2025-08-04  [浏览次数]:

【热点直击】

解码丝路精神,彰显青春担当

8月1日,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鲁喀同心·E起逐光”志愿支教团奔赴张骞纪念馆,实地录制“场馆里的思政课”。这场跨越两千年的历史对话,以实景为课堂,用故事作教材,让丝路精神在青春话语中焕发新生。

录制过程中,团队成员肖雨晗开讲时提及驼铃与凿空西域的传奇,彰显民族开放胸怀,讲述中勾连历史纵深与民族品格;李朝辉以史实介绍张骞出使历程及丝绸之路开辟,提及物产交流的意义;王铭惠剖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丝路精神的内在关联,强调其时代意义......

图片

此次“场馆里的思政课”的录制,以张骞纪念馆为历史锚点,将丝路精神的传承与青年担当的践行紧密相连。从历史深处的凿空壮举到新时代的合作共赢,从物产交融的文明互鉴到民族团结的同心筑梦,团队用青春视角解码历史智慧,为推动丝路精神融入青春血脉,激励更多学子以行动诠释使命。

图片

实践掠影

多元德育润心田,实践课堂助成长

8月1日,会计学院“童心圆”支教团师生怀着崇敬之心走进史元厚烈士纪念堂,在烈士侄子史庆岭老人引导下,聆听英勇事迹,参观珍贵照片、资料与实物,循着史料重温烈士艰辛岁月,感受光辉历史。

图片

参观结束后,史庆岭老先生与学院师生围坐在一起座谈,老先生介绍了纪念堂在政府及各界支持下建成,经多年修缮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教育阵地,他嘱咐同学们要将英雄故事刻在心里,遇事敢担当、待人有真心。

此次支教实践中,会计学院支教团打破“知识灌输”定式,以德育为根脉、创新为羽翼,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浸润童心,让诚信品格在互动实践中扎根,让自主担当在规划管理中生长。

媒体聚焦

齐鲁壹点:暑期传爱暖童心,志愿下乡护成长

暑期,健康养老学院遇“健”你志愿服务健康队赴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行动诠释志愿精神,为孩子们和工作人员送去健康与温暖。

在福利院,志愿者们化身“临时家人”:清晨帮自理能力弱的孩子穿衣;为患病孩子定时按摩缓解不适;用玩具引导肢体训练,守护孩子练习行走。此外,志愿者还运用中医知识为高强度工作的“亲亲妈妈”们提供推拿按摩和耳穴压豆服务,帮助他们放松肌肉、缓解疲劳,改善身体状况。

图片 图片

此次活动不仅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和工作人员送去了帮助与温暖,也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他们用行动诠释着爱与责任,让奉献之花在福利院绚烂绽放。

原文链接:https://www.ql1d.com/general/26434697.html

实践感悟

北街村支教:乡村教育振兴中的微光与力量

这个夏天,外国语学院“美阳阳Ⅺ”实践团在济南市济阳区曲堤街道北街村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支教活动,以“点亮乡村求知梦”为主题,为10名二至六年级学生开设《论语》诵读、数学口算、书法、口才及美术等课程,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力量。

图片

课程设计贴合孩子需求:《论语》选读结合乡村日常解读;口算训练融入生活场景与趣味竞赛;书法课从基础学起;美术课引导孩子描绘乡村元素;口才课鼓励大胆表达,孩子们从怯场变得主动。

图片

实践团成员体会到,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灌输,更在于点燃学习的热情。青年应该用扎实的行动回应乡村的需求,在具体的教学中传递知识与力量,用爱守护孩子们内心的光亮。